12月23日至24日,第三届可持续电力与能源国际会议(iSPEC2021)通过在线形式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CS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分会(IEEE PES)主办,东南大学、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同承办。会议以“面向碳中和的能源转型”为主题,汇聚中外院士、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就新型电力系统、能源互联网、新能源、低碳和能效提升、电力经济和电力市场等议题进行交流讨论,共同探讨碳中和背景下,电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致大会开幕辞。IEEE PES主席卞建华,东南大学副校长黄大卫,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王肃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林铭山主持开幕式。
据悉,大会邀请了6位国内外电力与能源领域著名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伯明翰大学教授丁玉龙在会上介绍了碳中和能源转型的挑战和基于储能的解决方案。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别朝红与大家分享了能源转型与弹性电力系统。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候任主席Saifur Rahman在报告中探讨了智能电网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并网方面的作用。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教授Mohammad Shahidehpour介绍了智慧城市中电动汽车的普及,交通网和电力网的统筹规划。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建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主任康重庆在会上共同发布并解读了《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报告》。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顾伟在报告中介绍了综合能源系统建模与仿真。东南大学教授、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蒋玮主持主旨报告环节。
此外,会议还围绕“微电网控制与运行研究进展”“新型电力系统振荡问题”“新型电力系统”主题组织了3场技术讲座,以及“青年科学家发展论坛”“电力工程教育论坛”“女工程师论坛:如何保障突发灾害中用户的电力供给”“CSEE JPES 论坛:低碳能源系统”“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新能源与新型电能转换技术”“低碳和能效提升”“AEPS MPCE 论坛: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机理、规划与运行”“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论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省级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新型电机及其驱动”“电力经济及电力市场”12场专题研讨会,还就“新型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新技术及其应用”“综合能源系统与市场”“储能和系统韧性”“能源互联网与智慧用能”6个议题进行了论文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禹胜,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王刚、副秘书长吴云喜,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秘书长、国网江苏电力科技部主任杨晓梅,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国网江苏电科院副院长李群,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赵剑锋、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在军等领导和专家在北京会场、南京会场及线上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澳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三峡大学协办,15家期刊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