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2020年5月30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集中组织采访报道一批学会会员中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向全体会员和全社会展示江苏电机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风采,积极弘扬科学精神。今天刊载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研究院副院长滕贤亮的专访。滕贤亮是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电网调度自动化学科组委员,《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优秀审稿专家,多次获得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中国电力科学进步奖及其他不可胜数的荣誉奖项,2019年度“江苏省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奖”获奖者。
滕贤亮是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研究院的副院长,长期从事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还是青年工作者的他,已经是一名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打造了“滕贤亮劳模创新工作室”,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近20项;申报发明专利40余项,已获授权29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2014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十大专业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14年度“南京市劳动模范”、2016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等10余项荣誉称号。让我们走进滕贤亮的世界,解读他如何用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成就为一名智能电网控制领域技术先锋。
深入一线攻克技术瓶颈
“4900,4950……5020,成功!”每每想起这一幕,滕贤亮和他的团队成员不经意流露出几份骄傲与激动,那是国家电网公司承建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扩建工程正式投产的日子,当数字越过5000大关,意味着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特高压交流线路的输电能力顺利达到500万千瓦,成为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电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滕贤亮带领团队围绕抑制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波动这一核心技术难点,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技术攻关,通过反复分析和验证,他们提出的性能评价标准及控制策略,终于在这一刻,随着特高压扩建工程的成功投产,通过了实践的检验。
阶段性的成功并没有使滕贤亮和他的团队减缓科研的脚步,他一次又一次地面对新的挑战,带领团队成员,一步一个脚印为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事业不断添砖加瓦。“电网自动发电控制功能就好比是调度的神经中枢,一旦出现问题,电网的实时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造成难以估量的严重后果,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为调度人员提供一流的软件,为电网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滕贤亮这样解释。他带领团队历时18个月的艰苦攻关,开创性的提出了适应我国特高压电网多级调度协调控制的多目标控制构架等先进技术,完成了新一代自动控制软件从设计、研发到工程实施的整个过程,确保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先水平;他与团队提出了特高压联络线功率控制性能评价标准,建立了适应1000kV特高压交流联络线功率波动优化控制方法;并且构建了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的频率控制体系,提出了新能源和常规电源跨省有功控制模型等等。
脚踏实地实现技术创新
入职20年,经过80个四季更替,度过7000多个日日夜夜,滕贤亮在电网事业上倾注了心血和热忱。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张张北风光储联合发电全景监控系统监控室的照片。在这个国家级的示范中心,滕贤亮和他的团队努力钻研、攻坚克难,留下了科研触壁的愁容,辛勤工作的汗水,以及最终在大规模新能源消纳领域技术登高的欢声笑语。在张北风光储联合发电全景监控系统研究中,为破解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难题,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多项重要技术突破,其中包括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的5大技术重要突破之一——基于全景联合监控系统研发提出的多源互补有功协调控制和多源协同无功电压控制等技术。此后,他又带领团队开展风光水火多源协调控制、多源能源市场交易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了华北风电、宁夏光伏等多项试点工程的建设任务和相关功能规范的起草,通过建立和实现电网对大规模新能源的调度、控制和运行分析能力,切实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
锲而不舍完成技术推广
滕贤亮和他的科研团队硕果累累,收获了不可枚举的荣誉,十几年如一日的保持入行时的初心,坚持推动技术迭代,积极推进产品创新,带头研发建设的甘肃电力现货市场、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等技术支持系统已投入试运行,为促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清洁能源消纳提供关键保障。
2015年菲律宾电力市场交易系统的升级方案、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集控系统保电方案、2017 年在中央企业创新成就展和第81届IEC大会等各大展会平台上所展示“特高压智能电网电子展示系统”、国家重点专项《支撑低碳冬奥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等项目中都留下了滕贤亮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滕贤亮的眼里,项目验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功能投运后,他主动电话回访、现场拜访,了解用户对软件的使用情况,帮助用户提高对软件的熟识度。他和他的研发团队,以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止一次地赢得用户的好评,树立了国网人良好的形象。
不仅在科技攻关和工程建设中颇有建树,“博学多知”的他致力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标准体系构建工作,其中深度参与的《GB/T 30149-2013 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等42项标准》,推动了智能电网调度领域技术更迭,为大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强技术支撑,获得2018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薪火相传传递劳模精神
“一个人的力量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团队的力量,我们才能有长足的发展和源源不绝的后劲。”2014年,在滕贤亮获得“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后,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成为南瑞在调度领域研发与技术交流的窗口。借助于工作室这一平台,滕贤亮着手安排了科研人才梯队的培养,他依据每个团队成员的特点安排工作内容,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他关注软件存在的风险点,不留余力地仔细核查,并将经验传授给团队成员;他总是想尽办法让团队成员们在完成任务和照顾家庭之间两不误,但自己却总是匆匆奔忙于各个研发和工程现场……他一直是大家口中的好师傅。
盛誉在身,但滕贤亮从不骄傲居功。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电网人,就应该勇于承担,敢于开拓创新,时刻在工作和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这才不辜负党对我的培育,不辜负领导和团队对我的期望与厚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承初心,为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