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手机站>学术活动
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人工智能技术论坛”在南京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19-03-21 09:12 字体大小:【

 2019年3月20日,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人工智能技术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工程技术》编辑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华能江苏分公司副总经理刘保康,国网江苏电科院院长李来福、副院长黄强等出席论坛。论坛由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国网江苏电科院副院长李群主持,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电网公司、发售电企业等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本次论坛特邀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朱小燕教授、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王崇骏教授、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计算及应用研究所高昆仑所长、旷视科技南京研究院魏秀参博士以及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戴新宇教授5位行业知名专家作主题报告。

 朱小燕教授作《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与应用》主题报告。朱教授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脉络,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当前人工智能成为两会科技关键词,世界关注焦点,然而,如何使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改变人民生活,赋能传统行业,推进人类进步,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报告从当前技术成果、面临问题、实施关键等方面展开,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能与不能,对不同条件、不同场景、不同任务下的人工智能应用进行了剖析。

 王崇骏教授作《智能+:从智能到人工智能赋能》主题报告。王教授扼要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共性理论、关键技术,分析和研判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赋能以及社会发展中的诸多贡献和技术路径。人工智能给人类的“唯一性”和在宇宙中的“位置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当AlphaGo战胜李世石的时候,引发了诸如人类是否会被机器代替、机器是否会伤害人类等诸多忧虑;另一方面,对人工智能的行业赋能期望也让人们思考:人工智能算法除了能够在棋牌博弈方面战胜人类,还能做什么呢?报告富有思辨性地深入剖析了当前人工智能时代中人类的忧虑与期待。

 高昆仑所长作《电力人工智能实践》主题报告。高所长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广泛应用,包括负荷预测、专家系统、机组优化、新能源出力预测等。报告指出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电网图像分析、电网专业语境下业务语言理解及辅助决策控制等问题。

 魏秀参博士作《深度学习的能与不能》主题报告。目前,关于深度学习“无所不能”以及“人工智能威胁论”等言说甚嚣尘上,引起广泛讨论。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现实场景,逐渐成为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应用领域的主流技术。魏博士从深度学习的前世今生谈起,详细介绍了深度学习基础知识及工作原理,用实际案例说明深度学习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之方法,而是有所能有所不能。


 戴新宇教授作《语言智能与知识工程》主题报告。戴教授指出,语言智能是人工智能的核心难题之一,是实现机器智能与人类智能深层交互的关键手段。报告介绍了语言智能的核心问题、相关技术及知识构建、知识工程在语言智能中的应用。相比目前广泛使用的深度学习,知识工程是走向可解释的语言认知智能的关键路径之一。

 本次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力传统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奉上了一场技术盛宴。通过论坛,与会代表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新的理解,对人工智能在电力领域的落地应用获得新的启发和认识,会议取得了广泛好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